首頁/ 資訊/ 鋼鐵行業(yè)資訊
預期與需求共振,鋼市或開啟周期反轉行情
發(fā)表時間:2025-07-28

6月末鋼材市場陷入深度悲觀,市場情緒降至年內冰點,貿易商普遍采取"去庫存"策略應對淡季。


轉折始于7月第二周,中央財經委會議釋放明確信號,要求重點治理鋼鐵行業(yè)低價傾銷行為,中鋼協(xié)隨即召開緊急會議部署"控產自律"行動。政策組合拳直接作用于市場神經——期貨市場煤焦、鐵礦等主力合約領漲黑色系,現(xiàn)貨市場成交激增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帶來的百萬噸級鋼材需求預期,與新型城鎮(zhèn)化建設形成的政策共振,徹底扭轉了市場情緒。當前市場似乎正在復制2016年供給側改革初期的交易邏輯。


一、原料端結構性矛盾顯現(xiàn),成材價格呈現(xiàn)成本推動型上漲


鐵礦石與焦煤的領漲行情揭示出本輪反彈的特殊性。


盡管247家鋼廠鐵水產量維持在239.8萬噸/日的相對高位,但原料端供需矛盾更為突出。


焦煤市場流拍率從6月末14.9%斷崖式下跌至7月初1.4%,反映出采購情緒的劇烈轉變。


更值得關注的是,鐵礦遠期現(xiàn)貨指數(shù)與港口現(xiàn)貨價差持續(xù)擴大,表明市場正在提前交易三季度的補庫需求。


成本測算顯示,7月焦煤8.3%的漲幅直接推高噸鋼成本約120元,而鐵礦3.31%的漲幅又貢獻了60元成本增量。


這種成本推動型上漲使得鋼廠陷入"不減產就虧損"的兩難境地,最終通過漲價來傳導壓力。


二、庫存周期從主動去庫逐步轉為被動補庫,低庫存現(xiàn)狀放大了市場價格彈性


當前庫存結構呈現(xiàn)三大反常特征:首先是絕對低位,螺紋鋼社會庫存同比降幅達40%,創(chuàng)2019年以來新低;其次是結構分化,板材庫存去化速度快于長材;最后是周轉加速,重點貿易商庫存周轉天數(shù)縮短至12天(去年同期為18天)。這種特殊庫存結構放大了價格彈性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期現(xiàn)價差持續(xù)擴大導致期現(xiàn)套利資金入場,進一步加劇了現(xiàn)貨市場的波動性。庫存"蓄水池"功能的弱化,使得價格對邊際變化的敏感度顯著提升。


三、從原料到成材,供給均受到政策的剛性約束


"反內卷"政策正在形成實質性產能約束。


山東省率先執(zhí)行"以煤定產"政策,將焦化產能利用率控制在65%以下;唐山市對23家鋼廠實施"一廠一策"限產方案。


更關鍵的是產能置換新規(guī)的嚴格執(zhí)行,現(xiàn)在新建項目產能置換比例提高到1.25:1,且必須等量拆除舊設備后才能投產。這種剛性約束導致2025年上半年粗鋼產量同比下降3%,而7月螺紋鋼周產量已降至216萬噸的年內低位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寶武集團7月出廠價上調100元的決策形成示范效應,中小鋼廠紛紛跟進,市場形成"減產-挺價"的良性循環(huán)。


四、淡季需求的韌性重構邏輯


傳統(tǒng)淡季出現(xiàn)需求韌性主要源于三重因素:首先是制造業(yè)持續(xù)回暖,汽車行業(yè)1-5月累計產量同比增長12.5%,家電龍頭企業(yè)8月排產計劃環(huán)比提升8%;其次是基建項目集中開工,隨著下游資金到位情況改善,為保障民生與就業(yè),下半年基建領域可形成的實物工作量較上半年有明顯提升;最后是出口訂單超預期,東南亞市場對中國熱卷的詢盤量環(huán)比增長25%。


盡管房地產投資仍在探底,但保障性住房建設加速形成對沖?,F(xiàn)在項目資金到位率明顯改善,鋼材采購從“按需采購”轉向“提前備貨”。這種需求結構的優(yōu)化,有效平滑了傳統(tǒng)淡旺季波動。


五、三季度行情延續(xù)性推演


政策維度看,即將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可能釋放更強刺激信號,特別是城市更新專項債額度有望擴容。


庫存維度顯示,當前螺紋鋼庫存消費比處于歷史低位,補庫周期可能延續(xù)至9月。


供給維度則受制于粗鋼產量壓減任務及9月重大活動,預計8月粗鋼產量環(huán)比再降2%。


風險點在于地產銷售數(shù)據(jù)的持續(xù)疲軟可能壓制市場情緒,建議重點關注鐵水產量邊際變化與政策落地節(jié)奏的匹配度。


來源:我的鋼鐵網


聯(lián)
咨詢熱線:
400-110-9771
客服微信:
官方公眾號: